国庆邂逅中秋,申城秋阳正好。这个“十一”假期,普陀区TOP中央公园内,“最爱TOP·中央公园音乐嘉年华”火热开演,激情四射的旋律与欢声笑语交织,上万市民在此乐享假期。
音乐嘉年华现场
这份热闹背后,是普陀区各支保障队伍的默默坚守。他们以脚步丈量责任,用细节守护平安。
“00后”新警员的坚守
“小朋友别跑,牵好妈妈的手哦!”人群中,24岁的新警员陆俊羽弯腰叮嘱,浅蓝色制服后背已沁出汗渍。这是他从警后执行的首个国庆安保任务。作为普陀公安分局基层警力的一员,陆俊羽的任务是穿梭在日均超万人次的公园内做好保障,既是“活地图”,也是“守护者”。上午10时,他帮迷路的老人找到同行家人;正午时分,检查活动区域的指示牌;下午活动开演,他则守在人流外围,目光扫过每一张笑脸,“看到大家举着国旗跟着唱,突然觉得,站再久也都值。”
公安现场保障
和陆俊羽一样,还有许许多多的警务人员驻守在现场,他们分时段巡逻、定点值守,从人流疏导到应急响应,用脚步织密安全网。“我们多走一步,市民的安全感就多一分。”陆俊羽擦了擦额角的汗,目光又投向熙攘的人群。
白大褂里的温暖守护
距离下午绿色剧场演出开演还有1个小时,舞台旁的医疗保障点就已经忙碌起来。利群医院医生车鸣桦正和同事们清点物资,将除颤仪、呼吸器、藿香正气水一一归位。闷热天气里,他们的白大褂很快被汗水浸透。“舞台区人员密集,得提前把防暑药品备足。”医院医务科科长孙嘉尉一边检查转运车辆,一边叮嘱道。
医疗保障
10月5日晚上,音乐嘉年华的重头戏即将开演,普陀区中心医院全科主治医师李祎楠和他的同事已经“整装待命”。血压计、碘伏、创可贴整齐排列,像随时待命的“战友”。“干这行久了,眼睛就成了‘扫描仪’。” 李祎楠笑着说,看到有人停下按额头,或者扶着腰喘气,他就忍不住上前两步,问问是否需要帮助。
此次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在音乐嘉年华现场设置2个医疗保障点,调配20余名医护人员、2辆应急转运车,用专业与耐心筑牢 “健康防线”。
“蓝朋友”的细致守护
“这里线路要加装防火套管,疏散通道标志再醒目些。” 清晨时分,普陀消防防火监督一科监督员马超已手持检查记录仪,在舞台搭建区逐项核查。从装饰材料耐火等级到应急照明亮度,他不放过任何细节,“要让隐患在活动开始前清零”。
消防保障
下午,桃浦特勤站副站长张晓冬正带领队员调试驻防装备。“水泵压力正常,水带连接无渗漏。”他蹲在前置驻防点旁,反复检查器材性能。作为现场应急力量核心,张晓冬和队员们24小时值守,不仅要做到快速响应火情,还积极主动向游客普及消防知识。
从前期隐患排查到现场应急驻防,普陀消防以“一人一岗、一岗一责”的细致,串联起节日安全保障网,让市民在欢乐氛围中安心享受假期。
志愿者的热情担当
“您好,爵士音乐会往这边走!” 穿着蓝色志愿服的华东政法大学大二学生福热凯提·亚生,正耐心为游客指路。这个“十一”假期,他和150余名来自上海大学、华东政法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上海海关学院等多家高校的志愿者一起,在音乐嘉年华现场承担引导、咨询、翻译等服务。
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咨询
最让福同学难忘的,是担任此次演出嘉宾、格莱美奖获得者Nicole Zuraitis的采访翻译。“她夸中国观众热情,还和专程赶来的青浦李爷爷合影。”福同学说,看到艺术家与观众的温情互动,自己也被感染。尽管每天要在烈日下值守6小时,但领队老师的防暑提醒、市民游客的一句“谢谢”,都让他觉得温暖。
为游客指路
夜幕降临,来自桃浦镇荣和怡景园居委会的志愿者张翔身穿绿马甲,在敦煌路上负责引导散场等工作。作为一名“老桃浦人”,此前得知志愿者招募信息,张翔便主动报名参加。“家门口办这样的大活动,我也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。”他坚定地说道。在他看来,音乐嘉年华的启幕也正展现着桃浦的华丽“转变”,美丽的公园草坪、丰富的配套活动,让一家老小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,“桃浦人”的生活正愈发多姿多彩。
这些“蒲公英”志愿者用热情与责任感,成为活动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也让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志愿精神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。
夜幕降临,嘉年华的音乐渐渐平缓,人群在欢声笑语中有序离场,为期五天的“最爱TOP.中央公园音乐嘉年华”也随之落幕,但这些守护者们并未松懈,他们依旧在现场巡查、清点物资……这个假期,正是有无数这样的守护者,用默默坚守诠释责任担当,用无私奉献守护万家团圆,让每个欢聚时刻都更加安心。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